而此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没有高铁,儿童ECMO专门管路需从长沙运送过来,需要四个多小时的漫长路程。患儿能否挺到ECMO管路的到来,这对于PICU的医护人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知道患儿此时在多种高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维持下血压仍在下降、心率时快时慢、心律失常,末梢循环差,各项指标均提示患儿随时有生命危险。时间就是生命,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博弈的战争即刻打响。为了给患儿争取赢得上ECMO的机会,雷晔飞主任亲自守在患儿身边主持工作,带领管床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儿心率、血压、尿量等等,根据患儿各项指标调整药物。在此期间,患儿还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胸血管中心副主任医师刘敬果断为患儿行同步电复律处理,暂时恢复了患儿的正常心律。同时彩超室、心电图室以及化验室的医师都时刻准备着,随叫随到。
6月20日凌晨2点30分,儿童ECMO管路从长沙运送至儿童医院。而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以PICU主任雷晔飞、护士长皮英为首的抢救治疗10余人团队迅速成立。中心医院ICU一区付春来博士、血管外科卢勇副教授亲临协助。儿童心胸血管中心孙国文医生、彩超室刘刚医师、麻醉科医师、手术室护士们也前来援助。大家分工协作,一拨人穿刺置管,一拨人准备ECMO管道装机,一拨人负责药物抢救治疗...通过近3个小时的不间断努力,凌晨5分29分患儿还是出现了心跳骤停,立即心肺复苏,凌晨5点30分,ECMO顺利转机!随着暗红色的血液从颈内静脉引入ECMO机器,鲜红色的血液沿着颈内动脉顺利送回体内,患儿的生命体征逐渐好转。看着患儿的心率从零慢慢上升、血压慢慢好转,所有医护人员松了一口气,这意味一个2岁的小生命获得一个能够继续抢救治疗下去的机会。而此时此刻,所以人心里都明白,这只是万里长征开始的第一步,而后续的治疗则同样艰难。
ECMO转机成功后,接下来患儿还要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以及ECMO复杂及精细的监护过程。对于患儿的每小时出入水量、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功能、脏器功能的严密监测等都是此次ECMO治疗成功的关键。雷晔飞主任持续守护36小时,并组织“特医特护”,安排科室高年资欧阳珍荣副主任医师、主修过ECMO的朱莉主治医师、管床医师朱晋花轮班值守在患儿身边。时刻根据患儿生命体征、化验结果、彩超等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血管活性药物以及其他护脑、护心、护肝等治疗。精通血液净化的曲强副主任医师时时刻刻关注CRRT各个参数、置换液及进出水量等;正在休假受过专业ECMO培训的邓小丽护士也深夜赶来助战。在集团院长雷冬竹的关心支持下,儿童医院李云峰执行院长亲自协调相关科室为该患儿开绿灯,所有关于该患儿的检查均优先并加急完成,彩超室主任祝伟宏到PICU病房为患儿做床旁心功能检测。此刻所有医护人员不分昼夜、不计得失、全力以赴!
ECMO也称为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技术,是通过建立动静脉管路,为机体并联一个人工心脏和肺脏,可以全部或部分较长时间替代生理心脏和肺脏的功能,从而在机体心、肺功能不全的时候维持机体正常程度血液循环,为全身各脏器提供血流供应。
为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ECMO技术对多专业协作的要求极高,需要多专业的精细配合才能实施。是目前危重病学科最前沿、最高难度的技术项目,是最顶尖的心肺辅助治疗水平。目前在国内,只有一些大型医疗中心才有能力实施开展。
正是这些白衣天使24小时的不间断守护,在多种药物的帮助下,该患儿心率恢复、心律整齐、血压稳定,于2019年6月22日晚21点00分ECMO治疗顺利完成,成功撤机。历经87小时,患儿的生命得以延续。本例患儿是郴州市儿童医院首例ECMO心肺替代治疗,也是医院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应用ECMO技术顺利完成的第一例患者。ECMO技术的成功开展,不仅体现了ECMO团队的高效合作精神,更体现了我院向临床高精尖核心技术发展的决心。同时,也提升了郴州市儿童医院急危重症病人救治水平,标志着我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相信随着WCMO技术的深入开展,必将给危重症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希望,为我市危重患者的救治带来福音。(朱晋花、雷晔飞、朱艳槐)
编辑:王卉
审核: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