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人住院,全家忙活,全家人都得日夜颠倒,轮流照顾……现在有了专业的医疗护理员24小时轮班守护,我们可以安心上班,有时间就来医院看望,真的轻松多了!”肝胆外科患者家属刘先生的一席话,道出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推行“免陪照护病房”服务带来的真切改变。
面对老龄化加速与医疗需求多元化的时代课题,特别是家人因工作繁忙难以全程陪护的现实困境,市一医院以一项“微改革”率先破题——精心打造了一支由127名持证上岗的专业医疗护理员组成的服务队伍,供患者及家属按需自由选择。这支队伍脱胎于昔日松散无序的“私陪”群体,如今构建起覆盖护理辅助、生活照护、陪送陪检、心理支持的全周期服务体系。患者满意度跃升至97.8%,不仅缓解了万千家庭的陪护重压,更重塑了住院护理的专业标准与温度体验。
制度筑基:规范守护,划清红线
如何确保“免陪照护”不是“无人管”,而是“更专业”?市一医院从制度源头严把质量关。
严选准入:2023年7月,医院在全市率先开展医疗护理员服务,精选3家优质护理员公司入驻,从源头上保障服务供给质量。
精细管理:建立“医院-公司-科室”三级管理网络,确保责任层层落实。2024年,依据国家最新《医疗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全面修订12项管理制度,清晰界定服务范围,并划出12项严格禁止操作红线(如输液调节、伤口处理等),同步制定服务质量标准及违约处罚细则。
智慧赋能:自主研发“暖陪之家”小程序,实现护理员资质审核、合同备案、标准学习、在线考核、不良事件上报全流程线上管理,管理效率与透明度大幅提升。
监督闭环:创新推行“双满意度”监测机制(患者评价+科室评价),将护理质量直接挂钩专干绩效考核。“扫码评价、24小时响应”成为服务标配。
专业赋能:技能提升,精准匹配
专业是安心的基石。医院着力构建医疗护理员专业成长体系,2024年累计开展257场聚焦临床需求的专科特色培训。课程涵盖法律规范、职业防护及专科操作等模块,推动护理员从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型。目前,全院127名医疗护理员均已完满通过150个学时的系统培训与严格考核。
服务模式持续创新。医院首创“五级陪护套餐”分级体系,根据患者自理能力差异和家属多元化需求,动态匹配30-200元/日的差异化服务。套餐涵盖协助进食、清洁护理、肢体活动等19项标准化生活照料项目,真正实现“按需供给、梯次收费”的精准照护。针对母婴群体,贴心设计顺产/剖宫产专项护理、导乐分娩陪伴等特色服务,将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融入专业技术操作。
“原来自己做私陪,全凭经验。现在通过培训,对每个注意事项都更清楚了。护士们也把我们当做团队一员,我更喜欢这份工作了!”护理员小刘的感言,折射出专业化带来的职业价值提升。
温情服务:五心守护,家的温度
“免陪照护”的核心,是提供比家属更专业、比护工更温暖的守护。医疗护理员团队以“爱心、耐心、细心、贴心、匠心”的“五心服务”为核心理念,将人文关怀渗透至翻身拍背、陪伴交流的每一个细节。
他们24小时轮值在岗,一呼即应,包揽了日常照护中诸多专业且耗神的细活,让家属得以从“日夜颠倒”的疲惫中解脱,安心于工作与生活,形成“专业护理+亲情关爱”的最佳合力。
神经内科患者家属分享了一个暖心细节:“医疗护理员与父亲交流时感知其反应缓慢,发音不清,立即报告了护士,这种专业警觉让我们庆幸!”
神经康复科患者家属张先生也称赞:“父亲住院期间,护理员会按时给他翻身,还会用专业手法进行按摩,比我们子女照顾得更周到。”
产科新手妈妈陈女士则对专项服务印象深刻:“剖宫产后护理员24小时指导母乳喂养,出院时还赠送了《新生儿护理手册》,这种服务真的太周到。”
小改革撬动大民生,暖服务托举新希望。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免陪照护病房”为支点,不仅有效纾解了万千家庭的“陪护之困”,更用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引领着医疗护理服务向更高质量、更有温度的方向迈进。让患者在专业、安心、温暖的照护中加速康复,让家属从身心俱疲中解脱——这“一升一降”之间,彰显的是市一医院始终如一的初心: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用有温度的创新托起生命之重。(邝昱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