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郴州市北湖区恒大华府的101岁老人张奶奶不小心摔了一跤,送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后发现是骨折。
12月15日,在该院关节外科主任肖勋刚带领的团队历时半个小时成功该名百岁老了实施了关节置换手术,置换了因跌倒而破损的左股骨头(即大腿骨的头)。术后第3天,老人即可下地站立了。
据悉,为如此高龄的病人成功实施关节置换手术,在国内尚不多见。
摔跤后坐都坐不住
患者张奶奶家住在郴州市北湖区恒大华府。据其80多岁的儿子介绍,母亲在家里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家躺了几天。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检查,医生诊断为左侧股骨颈骨折。
对老年人来说,这种骨折是有致命危险的。因为如果采用保守的牵引治疗,病人需要卧床至少1到两个月,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肺炎、褥疮、尿道感染、肠胃功能减弱等并发症,后续治疗棘手,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而做手术,风险很大。
“从医疗角度讲,年龄不是绝对的‘手术禁忌’,但高龄病人风险也高。”肖勋刚说,人工关节置换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最好的方法,五年前,关节外科也曾经为一位百岁老人换髋关节成功,现要给101岁的老人做,他也捏了一把汗。
手术历时半小时
张奶奶的家人抱着让老人重新站起来的想法,决定为老人进行手术。12月15日上午9时许,张奶奶被推进手术室,从肖勋刚主任划下第一刀,到最后缝合完毕,手术时间控制在半小时,顺利完成。整个手术置换过程,病人一直保持清醒状态。
肖勋刚说,由于老人骨质疏松严重,骨头就跟“易碎品”一样,不管是摆手术体位,还是安装假体,都需要小心翼翼,轻拿轻放。
到底多少力度才合适,这就非常考验主刀医生的技艺。因为稍微用力过度,就会撑裂薄薄的骨皮质,那么即使做了手术,两个月也下不了地,这就失去了做手术的意义。医生需要通过听声音、凭手感和经验来把握力度,如成年人用10斤的力量打击,老年人可能就只需要6斤。
能否承受该手术年龄不是主要考虑因素
据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外科主任肖勋刚介绍,他在医院骨科工作多年,日常的治疗工作中就常常碰到患者家属以“年龄大”为理由,放弃接受“换关节”治疗。“这样其实是很自私的行为,一些个案其实完全有可能恢复到正常活动能力。”肖勋刚只能感到无奈。
肖勋刚表示,尽管“换关节”在骨科属于四级手术,但判断患者能否承受该手术,年龄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而主要视其各功能器官的衰退情况。“像张奶奶,我们反复的术前评估都认为她可以承受;而有一些年龄相对年轻,如果耐受手术的能力很差了,我们就不主张了。”
据介绍,“换关节”手术,主要是采用特殊材料制成人工关节假体,用外科技术植入人体,在国外已有近百年历史。借助这项技术,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平均一年帮助300余名以上患者恢复健康。
关于该手术的费用问题,肖勋刚表示,主要看人工关节的材料而定。而本次张奶奶做的是“关节置换”,人工关节的材料主要是合金。手术费用和治疗费约3万元。“手术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一般收入家庭是可以负担得起的。”仅12月15日当天,肖勋刚团队就成功实施了三例这种手术,其中年龄最轻的为85岁。
据介绍,严重的骨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骨关节的肿瘤、股骨头坏死等关节疾患,还有像张奶奶这样的摔伤骨折都可能需要通过“换关节”手术才能最后恢复“自由行走”的状态。(刘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