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又踏峰峦辟新天——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建湖南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首批示范性医院纪实

来源: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4-10-18

8月23日,湖南省首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性医院名单出炉,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成功入选。据悉,全省此次入围该行列的地市级医院仅有5家。

从“一院多区”先行先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到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契机,加强精细化管理,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牵头成立城市医疗集团,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再到打造“医养一张床”服务模式,构建起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发展格局……以人民为中心,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多年来,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市一医院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在探索和实践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模式和路径上,奋力书写着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改革新篇。

扛牢党建第一责任,打造高水平的医疗引领地

8月20日,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向儒、院长方力带领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到东院开展党建查房,对肿瘤医院综合党支部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

坚持“党务业务同检查,党风作风同督查”的原则,党建查房通过“提前查、实地看、现场听、当面问、马上办”的方式,深入党支部及所属科室逐一查看工作手册台账、“三会一课”记录、谈心谈话记录等党建资料,深入了解党支部贯彻执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三会一课”、党业融合、党风廉政、意识形态、医院文化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各项党建工作落实情况以及科室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设备引进等业务情况。

数据显示,仅2023年一年,市一医院就开展了55次党建查房,通过“看、访、听、评、改、督”进一步统一了全院干部职工思想,协助解决了规范管理、技术项目、人才队伍、设备设施、薪酬福利、学科发展、后勤保障、支部建设等方面的问题191个,有效发挥出党支部在凝心聚力、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起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党建引领,强根铸魂。

抗牢党建第一责任,市一医院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全面执行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书记、院长定期沟通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执行情况报告制度,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医院章程,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和现代医院管理各环节;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党的组织架构,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实施党员骨干“双向培养”工程,锻造发展中坚力量;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强化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推动公立医院各层级年轻干部配备逐批优化、动态到位;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和“一岗双责”,强化监督问责,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氛围。

2023年4月,市一医院“公立医院一院多区模式下党建查房制度的实践与探索”获批2022年度湖南省基层党建工作优秀实践创新项目。医院党建查房做法在相关学术会议、培训会上进行汇报。2023年6月,在湖南省医院协会举办的全省贯彻改善就医感受和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暨医院卓越服务评价培训班上,市一医院进行“党建查房 推动党建与服务融合”案例分享。2023年11月,市一医院“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荣获全国第四届绩效大会党建全面领导与发展之卓越实践奖,并在大会上进行分享。自此,市一医院党建查房做法在全市公立医院进行推广。一项项上至省级、国家级的奖项是对市一医院近年来奋力打造高水平党建引领地的充分认可。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打造高质量的发展示范地

7月18日,市一医院胸心外科独立完成郴州市首例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这是我市首次独立开展的高难度心脏手术,标志着该院在心脏手术实现技术上新突破;

8月13日,脊柱外科团队成功开展了郴州市首例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下突出椎间盘切除联合纤维环“x”型双针缝合手术,为患者更好地恢复创造了条件;

9月27日,心律失常诊疗团队顺利完成了郴州市首例电刀穿刺房间隔及ice(心腔内超声)指导下的复杂房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射频消融术;

…………

一项项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开展,是医院以创建临床重点专科为抓手,着力打造专业技术制高点的最好见证。神经内科对标国内先进技术,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发病4.5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率达到90%,远超全国均值;康复医学科不断加强亚专科建设,探索学科朝精细化方向发展……近年来,医院依据国家、省、市重点学科建设标准,制定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全面、动态评估,推动学科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是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医院党委书记刘向儒介绍说。

一系列成果就是最好的成绩单。医院高新技术蓬勃发展、专科建设成效显著,开展高新突破性技术百余项并填补市内空白,其中半数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一批优势学科及学科带头人凸显。2023年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获批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康复医学科获批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实现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零的突破。中医儿科、肛肠科获批为二类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心病科、治未病科获批为省级中医重点培育专科,标志着医院中医专科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与此同时,国内第一批ms/nmosd诊疗中心、国家眼耳鼻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干眼及眼表疾病分中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及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儿科呼吸内镜医师培训合作单位、3a级国家标准化癌症推广与筛查管理中心纷纷落户医院,印证着医院的优势学科迈上尖端领域,向“高原”“高峰”发力。

临研相长,赋能发展。

医院深化与南华大学战略合作,依托南华大学转化医学研究所平台,成立神经医学研究所、重症医学研究所;与暨南大学合作共建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首期博士班学员39名,16人进入课题研究阶段。医院还分别与湘雅附二医院、省肿瘤医院、省儿童医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借力借势,为医院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23年,医院与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组建紧密型科研联合体,成功对接临床队列研究项目8个,引进新技术1项,选派16名队列人员赴上海交流学习、2名人员短期培训。

一系列举措之下,科研创新活力不断被激发,重大科研项目申报实现零的突破:获批项目课题94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级课题104 项、市级课题361项;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 项等等。发表sci论文343 篇,最高影响因子达41.582 ,发表核心、统计源期刊期论文 622 篇;主编、参编专著、译著43 部,获批专利 155 项。

驱动创新第一动力,打造高效能的管理样板地

高质量的质,既是质量的质,也是品质的质。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公立医院向“质”转型势在必行。“高质量不仅仅是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更是医院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它要求医院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手段,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医院院长方力介绍说。

“一院多区”先行先试。医院在全省最早实行“一院多区”发展模式,带动郴州不同地理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极大缓解城区各片区及各县(市区)老百姓看病难问题,大幅提高了群众就医效率,医疗服务半径覆盖至永州南半区、粤北、衡南、赣西南等地域约1500万人口。2022年,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名147名,同比上年提升13位,跻身前150名。2006年至2023年医院门诊人次由105万增加至250万,增长138%;出院人次由3.85万增加至16.56万,增长330%;手术台次由1.09万台次增长至5.74万台次,增长426%。医院“一院多区”建设成果被推荐为全省“省政府真抓实干典型案例”、集团化管理成果入选2021年中国医院最佳绩效实践“满意度评价”单元最佳案例奖。

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是医院与“死神”赛跑,为患者延续生命的五个区域,也是医院综合医疗能力的体现。10月8日早上6时,永兴县樟树镇树头村刘满花(化名)突发胸痛,依托市一医院胸痛中心打造的“市县乡村四级胸痛救治一张网”,她在樟树镇中心卫生院就被信息互通心电智慧诊断管理平台和远程心电设备快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第一时间被紧急送往永兴县人民医院得到了高效救治。五大中心自成立以来,无数生命在这里“重生”。高级卒中中心综合排名最高达全国第30名,ais介入再通技术排名最高达全国第4名;被省科技厅授予“湖南省脑血管病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获评优秀基地”称号。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开展神经重症围手术期监护,抢救成功率高达97.53%。

7月3日,在医院,市民李国正在办理出院手续。不久前他在医院接受了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得益于drg支付方式的推行,他省下了近1万元的手术费。“费用降低了,这是为我们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2019年,医院主动申请开展drg付费改革试点,成为湖南省首批drg支付方式改革省级试点医院。医院以drg为管理手段,细化管理措施,提升内涵质量,健全drg绩效管理考核及评价机制。如今,医院实施drg支付模式下的临床路径管理病种达到100个,2023年drg病例次均住院费用同比下降10.3%。与此同时,医院还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积极推进开展日间手术、实行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减轻患者就医负担;针对康复住院病种特点,探索部分康复住院病种按床日付费实践。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契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薪酬制度改革,医院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推动业财融合,节约运行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逐步构建起科学高效管理模式,铸就起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坚固基石。

秉持民生第一信念,打造高品质的服务满意地

医疗向“新”,服务向“心”,高质量发展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不单单局限于冰冷的数据、高精尖的医疗器械,更在于对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用心”。

坚持“患者至上”的信念,医院深入开展卓越服务行动,优化升级门诊预约流程,门诊挂号实行网络、电话、现场等预约服务,门诊检查实行集中预约,核磁共振检查实现高峰期跨医疗区预约检查,孕妇预约彩超可直接在诊室扫码预约,门诊就诊预约率从原来的68.23%提高至90%以上;建立护理五级质控体系,落实医护一体化诊疗全覆盖,启动病房“10s”管理,开展“1357”活动计划,规范护理员管理,推出中药调剂、中药煎煮、打包并配送到家“一站式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感。

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让群众更有“医靠”。医院率先牵头,联合白鹿洞、人民路、南塔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城市医疗集团,不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名医工作室,派驻专家坐诊,提供慢病管理和疾病筛查与随访服务,还将医院信息系统功能延伸至社区,联网建立心电工作站,实现“社区检查,三甲医院报告”,有效提高社区的疾病早发现能力。通过推行专家、技术、信息进社区“三进”举措,2023年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量均同比增长约20%,社区群众满意度均达90%以上,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实现了群众、社区、医院共赢效果。如今,城市医疗集团覆盖城区17家基层医疗机构,区域诊疗体系日趋完善,促进分级诊疗的同时,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保障目标。

以智慧赋能,提升健康服务厚度。聚焦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慢问题,医院持续打造“智慧型”医院,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就医需求,不负人民期盼,着力增进健康幸福的厚度。医院实现从线上问诊、咨询、查询、门诊挂号、缴费、检查预约、排队,到住院入院办理、出院结算的全流程线上自助服务。更在省内地市级医院率先开通医保移动支付,实现医保门诊统筹及住院医保报账线上一站式服务,率先在省内开展免费向患者提供全影像类智慧云影像服务,同时开通病历复印、居家护理、处方流转、智慧停车、福城快车等功能。搭乘与郴汽集团达成合作开通的桂东、蓝山、新田等班车,患者不出医院即可乘车回家,门诊平均满意度提高至94.6%。

2021年7月29日,由市一医院举办的郴州市康养中心项目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全省最大的地市级三甲医院举办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为满足康养中心入住的长期卧床、慢性病患老人及全失能老年人医学康复、医疗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需求,医院借助优质医疗资源优势,打造“生活照护”+“医疗干预”双照顾的医疗照护模式,真正实现了医疗与养老无缝连接、“医养一张床”自由转换,构建起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发展格局。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标尺。

回望过往,在“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初心召唤下,市一医院一路拼荆斩棘、砥砺前行;

立足当下,踏着新医改的鼓点,市一医院破冰攻坚、敢闯敢试;

展望未来,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市一医院将接续奋斗、勇往无前!(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