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湖南省卫健委下发通知,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成功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这一国家级建设项目的落户,充分肯定了市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危重症救治实力,更为郴城百姓享受到更为先进、高效的危重救治医疗服务提供便利,为健康郴州建设增添雄厚支撑。
励精图治  构发展蓝图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始建于 1999 年,是湖南省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地市级重症医学科,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为人才齐备、技术雄厚、医疗服务水平高的完整重症医学体系。
重症医学科目前设有12个亚专科、专病,各亚专业及专病均有学科带头人及团队。病区设有重症医学科一区、重症医学科二区、重症医学科三区、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康复医院重症医学科,西院重症康复科、南院重症医学科、急诊创伤icu、呼吸重症医学科、心脏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儿科重症医学科;共开放床位224张。重症医学科职工人数535人,医师150人,其中博导1人,硕士生导师3人、博士后1人,博士6人,硕士83人,高级职称占51.4%,研究生以上学位占59.7%。
励精图治20多年,我院重症医学科为湖南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会长单位,郴州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郴州市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郴州市复苏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湖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在2019年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专科排80名,位居湖南省第2名,是湖南省地市级医院唯一上榜的专科。2022年艾力彼排名位列全国地级城市医院29名。
实干创新 破技术壁垒
2023年5月的最后1天,艳阳高照,当大家正准备迎接盛夏的酷暑时,住院60多天的萧林(化名),阔步走出重症医学科的大门,他满含泪水,握着医护人员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3月25日,37岁的萧先生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7天,加重1天入住重症医学科。萧林的双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白肺”,吸入纯氧+非常高的呼吸机参数支持下,患者氧分压仍然勉强维持在50mmhg左右,处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阶段,生命危在旦夕。
重症医学科立即启动全院大会诊后,ecmo团队第一时间启动了救治预案,为患者进行了vv-ecmo辅助治疗。经过30余天的ecmo支持、48天的深度镇静肌松等综合管理、54天的呼吸机辅助通气和60多次时长近1000个小时的俯卧位治疗,重症团队精准诊疗护理,护航患者闯过感染关、容量关、营养关、康复关等,最后双肺病灶大部分吸收,成功脱离呼吸机,萧林成功站起来了!并成功走出重症监护室的大门!这样的实例还有很多,这支年轻的医护团队,为重症患者殚精竭虑,敢与死神较量,一次次创造出生命救治奇迹。
自2018年我院开展首例ecmo技术以来,总共顺利完成100余例,其中ecpr10例,转机成功时间平均30.5分钟,最短时间22分钟。开展例数逐年增加,22年开展ecmo例数位列湖南省第4,23年成立郴州市体外生命支持中心。挽救了许多以往被认为是“无法救治”的患者,同时与下级医院紧密配合,完成多项重症患者在ecmo的辅助下成功转院,并建立了多元化的快速转运体系,多次的无缝链接迅速救治,体现了我院重症医学的救治实力。
目前,重症医学科拥有ecmo、picco2、eit、重症超声、血气分析仪、呼吸机、血液净化仪、纤维支气管镜、心电图、无创心排监测仪、自动排痰仪、防深静脉血栓仪、有创血压监测仪等全套抢救设备。
能独立开展ecmo、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eit、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呼吸机支持、循环支持、经皮气管切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包括有创血压监测、picco2、重症超声、无创心排量监测)、鼻肠管置入术,俯卧位通气等各种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可开展颅内压监测、纤维支气管镜下各类治疗等。
公共救治 展重症担当
自开科20多年以来,重症医学科积极承担着医院及郴州市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并积极承担公共卫生救治任务,受到政府及社会的一致好评。曾参与“南方冰灾”、“三鹿奶粉结石筛查事件”、“重症手足口病救治”、“禽流感救治”、“有色金属冶炼厂气体中毒救援”、“626汽车起火事件”、“403翻车事件”、“煤矿瓦斯烧伤事件”“火车脱轨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的救治工作。
在新冠疫情中,重症团队出征逆行,勇于担当,为重症患者保驾护航。20年,团队参与黄冈抗疫期间,在全国开展第一例ecmo辅助下纤维支气管镜下治疗;同时承担郴州市重症新冠病人的救治工作,通过大家不懈的努力,2例重症患者均痊愈出院,医护救治工作实现了危重症患者全治愈、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3年间, 重症医学科共派去高级职称医师6名, 护士24名,赴吉林,海南,新疆,邵阳重症队伍中共同抗疫。
科研教学 促学科发展
目前,市一医重症医学科是郴州市重症医学唯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暨南大学博士生招生点、南方医科大学和南华大学重症医学硕士点。
近5年来,团队共主持国家、省、市级、院级科研课题20余项,科研经费达30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两项国自然,一项博士后;撰写并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 24篇,最高影响因子19.33,核心期刊14篇;获专利20余项。荣获湖南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湖南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第三届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青年研究奖,郴州市青年研究奖、最美科技工作者、湖南省优秀论文奖等。戴新贵主任荣获22年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青年骨干人才)。
成立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研究所,研究方向有:脓毒症、aki、ards、mods的的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研究,关注细胞自噬及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调节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及机制,并筛选出潜在的治疗靶点及相关药物。
成功申请获批多个研发中心,如郴州市ecmo研发中心、郴州市脓毒症研发中心、郴州市气道管理研发中心、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体外生命支持中心等基地项目。
新的篇章已开启,我们将对照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目标,抓好落实,确保三年后顺利通过验收,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冯亚兰 蒋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