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简称郴州市一医院,前身为郴县惠爱医院)创立。百余年砥砺奋进,百余年风雨兼程。多年来,郴州市一医院恪守人民至上理念,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深入推进党建领航,积极发挥公立医院作为卫生健康战线生力军的作用,创新管理机制,激发活力动力,推动了医院高质量发展。
医者仁心,温暖着一方病患;不忘初心,照亮着健康未来。如今,郴州市一医院已成长为湘南地区百姓心中医疗服务第一品牌,无论是医院内涵式建设还是推进区域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这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医院是全市公立医院的示范与标杆,在革故鼎新中步步进阶、蒸蒸日上。
据统计,2021年,医院有在职职工3939人,其中高级职称专家101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1人,博士58人,硕士794人;拥有国家级技术研发平台1个,国家高级卒中中心1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4个,市级技术研发中心34个。全院有开放床位4340张,比2016年增长29.7%;医院总资产达到37.4亿元,增长62.6%,门诊人次248.4万,增长13.9%;出院人次14.2万,增长26.3%;住院手术台次5.1万台次,增长54.5%;业务收入31.9亿元,增长57.9%。该院东、西、南、北、中各大医疗区功能定位科学布局,实现错位发展,构建了涵盖从生命孕育期到婴幼儿期、青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和临终关怀期等“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医疗服务。
时光也锻造出郴州市一医院“惠爱、敬业、求实、争先 ”的医院精神,凝结了以“家文化、惠爱文化、励志文化”为主体的核心文化体系。文化兴院,擦亮了郴州市一医院品牌。医院获评“全国人文管理创新医院”“全国优秀院报”“湖南省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获评“中国好医生”, 50多人荣获“抗疫先进个人”“道德模范”“先进工作者”“白求恩奖章”等荣誉称号。
党建领航,擘画发展壮阔图景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探寻郴州市一医院发展壮大的路径,“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塑造了该院挺立潮头、无惧风雨的筋骨,不断深耕党建与业务工作互促融合,使党建成为驱动和引领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激发出澎湃动能。
党委班子是推进医院发展的“指挥部”,是全院干部职工依赖的主心骨。医院党委以制度建设为支点,以提升执行力为杠杆,构建上下贯通、纵横融合的党建工作新机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的各个环节。制定了《党委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党委(领导班子)贯彻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等系列文件,进一步健全了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规则,明确了各自决策事项和范围,确保党委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近年来,郴州市一医院党委锚定“全面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围绕体系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积极推动医院深化改革,基本形成“一体四轮一中心”(以中心医院为主体,以南院、北院、西院、东院为四轮,同时加强郴州市康养中心建设)战略布局,各医疗区实行同质化管理,差异化发展。具有湖南特色、郴州特征的一院多区的集团化管理模式被推荐为全省“省政府真抓实干典型案例”,集团化管理成果入选2021年中国医院最佳绩效实践“满意度评价”单元最佳案例奖。郴州市一医院综合实力在全国地市级医院位居第一方阵,在全省三级医院中排在前列,医院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持续提升。
医院党委擘画发展壮阔蓝图,如今的郴州市一医院正朝着“区域医学高地、学科集群高地、医院管理高地、改革创新高地、人文品质高地”的目标勇毅前行。该院的高质量发展,不仅点亮了湘南人民追求健康的希望,也彰显着党领导下的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强大力量。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科室建设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郴州市一医院打通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梗阻”,将党支部建立在每个科室。优化医院党组织结构,6个党总支调整为11个,党支部由30个调整为69个。积极探索“双带头人”制度,一批临床科室主任、医疗专家充实到了党支部书记的队伍当中,促进了医院党建与科室业务、学科建设和服务质量的深度融合,激发起“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雁阵效应”。
党建查房促使医院上下形成“一盘棋、一家人、一条心”的工作格局。该院党委书记雷冬竹表示,党建查房是医院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有力抓手。党委决策部署最后一公里就是落实到医院的69个党支部,各支部要以查促建、以查促改,进一步夯实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党建业务双融合双促进。党员干部要让“跟我上”“跟我冲”成为医院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跟着一级走的最强音,全体医务人员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提高科室、医院的公信力、影响力,全力以赴打造“说得出口、拿得出手”的成绩。
改革破冰,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改革是医院发展的原动力。国家启动新医改以来,郴州市一医院坚持公益性导向,不断改革创新。2016年被列为湖南省公立医院人事编制管理改革试点医院和郴州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7年被列为湖南省职称改革自主评审试点单位和湖南省公立医院薪酬改革试点医院;2018年被列为国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2019年被列为郴州市drg付费改革试点医院;2020年作为唯一一家地市医院参与湖南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性医院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
根据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工作要求,郴州市一医院制定了符合医院发展改革实际的章程,为医院的改革发展加强了制度保障。强化内部管理,加强耗材管理、合理检查,努力实现智慧化、精细化后勤管理,不断推进医院管理制度化、精细化、科学化。
drg付费改革改进了医疗评价和考核模式。drg付费促成全市医疗机构“同病同治同价”,医疗负担进一步减轻,群众获得感增强。基于规范的临床路径管理的drg付费,在保障了参保患者医疗质量安全的同时,减少了过度诊疗和不合理支出。2021年郴州市一医院患者自付比例同比下降3.9%,医保参保患者住院医疗次均费用同比下降6.3%,医保基金支付占比同比上升19.3%,群众就医满意度不断提升。
医疗机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效提升。在发展方式上,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转变;在运行模式上,在从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规范化管理转变;在服务管理上,从注重增量向存量优化转变,主动控制成本。目前医院除药品、耗材、检验检查以外的医疗服务收入占比逐步提高,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使医保基金治理能力、医疗服务质量、参保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医、保、患”“三方共赢”的良性发展局面进一步形成。
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提升了基层服务能力。2021年6月25日,郴州市一医院城市医疗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城市医疗集团运行以来,加快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了基层以来服务能力提升。专家资源有序流动,开展社区医务人员培训,目前已派出专家110人次,服务患者1000余人次,组织社区义诊服务群众800余人次,开展慢病随访管理7700余人,签约家庭医生3.5万人,完成远程心电诊断4000余例,实现了社区样本有序流转、检验报告互认,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患者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三级医院专家服务。
奋楫扬帆,踔厉奋发踵事增华
在推行分级诊疗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新医改大背景下,三级公立医院发展模式必将迎来大的变革;“互联网+医疗健康”方兴未艾,必将对医院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未来5年,郴州市一医院将坚定发展信心,全力抢抓机遇,锚定‘全面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这一目标,踔厉奋发,不懈奋斗,努力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党委书记雷冬竹说。
抓实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创建一定数量的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提升区域内医疗技术水平、疑难危重症诊疗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重点建设肿瘤、创伤、儿童重症、麻醉、神经系统、心血管、康复医学等重点专科,综合实力达到省级医院水平,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作用。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医联体对接医院50个,专科联盟对接医院45个,有效带动和提升区域内市县医疗水平。依托国家创新平台、临床研究基地、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南华大学转化医学研究所、郴州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和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基地建设,进一步打造科研教学平台,形成较强的科研和临床教学能力,努力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临床应用,积极为区域内医疗机构培养临床专科和全科医学人才。
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扩大医疗集团社区覆盖面,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组建慢病管理专家团队定期到社区服务,帮助社区建立慢病治疗规范门诊,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利用“互联网+”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系统和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信息系统的对接,帮助社区完善各年龄段人群健康档案建设、管理工作,让辖区内人口健康信息互通;充分利用医院检验、检测设备等资源,定期收集社区居民的检验标本,统一检测,尽可能让患者少跑路。
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以医院公众号为载体,拓展互联网医院线上业务和服务半径,逐步减少人工挂号占比;引入多个符合条件的专业第三方互联网诊疗平台,打造开放的互联网诊疗生态圈;整合优化医院现有区域检验平台及“互联网+护理”等业务,纳入互联网医院的统一部署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探索云影像中心建设,逐步实现基于临床应用“ai+医学影像”诊断平台;利用郴州市紧急救援中心资源,构建“互联网+紧急救援”体系。
打造康养管理新模式。构建功能完善、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康养中心对内对外开放,真正实现“以医促养、以养助医”的医康养护深度融合新模式。积极探索引进国有企业与康养中心合作,积极探索康养中心改制企业的可行路径。探索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引入智能照护系统、康复医疗科技、智慧健康小屋、远程医疗服务等,融入“互联网+医养结合”新概念,实现医养整合照护模式。
千帆一道带风轻,奋楫逐浪天地宽。未来,郴州市一医院将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健康郴州”“健康湖南”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