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高质量发展,提升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和临床科研思维,3月31日手足显微外科组织了一场优秀病例尽善尽美质量评比汇报比赛。
参赛病例分别选取了2022年第一季度由承担骨髓炎、痛风疾病王新平副主任医师组;糖尿病足、慢性创面修复疾病的胡明山副主任医师组;周围神经疾病组的李承杰副主任医师三个医疗小组各选出两个参赛病例。
经初步筛选由6名选手进入比赛,科主任提前两周就做了部署,要求大家以创新技术项目、体现疑难病例诊疗新思维为主做好参赛准备。
担任评委的科主任刘俊博士,护士长谭晓红主任护师、何雨生副主任医师比赛开始前就参赛病历的术前准备、术前讨论、手术难点、手术规划,手术流程是否完美;手术是否有创新、术中是否有教学、手术缝合是否漂亮;术后观察是否到位,是否加强康复训练、以及随访与患者的满意度做出了一系列评分标准。
参赛的6位医生,精选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典型病例,以及自己的学习收获,以规范、科学的临床诊治思路和途径,通过精心设计的ppt、声情并茂的语言、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依次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演讲展示。
在坐的手外科医护人员共同回顾了自己抢救的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个个感动人心的故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手足显微外科医护工作者默默坚守、穿梭忙碌的身影。    
年轻医生郭双飞记忆犹新的再现了大家抢救一例复杂创伤患者,当时患者夫妻俩同时发生严重车祸,全科10余名医生第一时间站上手术台投入抢救,面对患者全身多处创伤,先后进行几次手术,第一次手术就尽可能为其复位好,为后期内固定创造条件,第二次手术提前打印3d模型,做好术前规划,术中复位先置入钢板,和部分螺钉,再拆除克氏针,并在伤口周围放置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面对骨缺损较多,创面大,一期植骨易感染,先放置抗生素骨水泥,在拆除vsd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医护人员用双肩扛起神圣职责,用双手诠释医护真情。
王新平副主任医师分享了一例分页皮瓣的案例,患者手被高温热膜机烫伤,送来时,整个手像烤熟的红薯一样高温烫熟,医生利用手外科的优势,先期进行了保肢手术,确保患者手掌没被截肢,二期手术为了修复手部创面,需从患者大腿切取带血运的皮肤组织修复,但如果直接按照手的形状切取,就会出现面积宽,取完皮肤后大腿不能直接缝合,因此改良皮肤设计,把皮瓣设计成双页拼接,把宽度变长度,大腿创面就直接缝合,避免植皮进行了分页皮瓣,目前患者随访发来的照片,对自己的顺利康复非常满意。
李承杰副主任医师分享了一例跟腱断裂和一例腓总神经损伤及腓总神经后遗症患者,这也是神经组的强项,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术前年轻医师查找了大量的文献,为患者挑选合适的异体肌腱进行移植,另外一例15岁的女孩,为了不影响其今后乘飞机,特意为孩子使用聚醚酯酮缝合锚钉,并为患者仔细筛选康复支具,组员全力配合,为患者每周都录视频留取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别为患者一对一制定严格的康复训练计划。
赵鑫医师分享了自己这几个月治疗危重的糖尿病足患者心得。
现场评委根据参赛选手的病例质量、ppt的制作、图片拍摄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分。
最后,李承杰组的两份病例分别获一等奖、三等奖,郭双飞医生获得二等奖。
此次病历比赛,提高了大家的临床思维及实践能力,促使大家在临床工作中更加注重收集病例、总结病例,为科研收集第一手的资料。
最后刘俊主任点评中强调,提高病历医疗质量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疗技术是保证医疗质量的根本所在,是评价一个科室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们手足显微外科要时刻不忘质量意识,强化医德医风的教育和学习,多搭建临床学术沟通的平台,切实推动科室临床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升,提高疾病的识别率,规范诊疗行为。让我们以患者为本,砥砺前行!(唐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