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党旗飘扬 共克时艰 ——儿童医院疫情防控攻坚战纪实

来源: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2-03-07

3月1日,疫情防控由“战时”状态调整为常态化。持续14天疫情防控攻坚战艰巨、复杂、具体的战斗实践,锤炼了党性,锻炼了队伍,提升了凝聚力,为儿童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盘棋:全院全员严阵以待

沧海横流显本色,危急关头见初心。在防控疫情工作阻击战中,儿童医院按照党委部署,党总支、支部层层动员,号召党员带头投入抗疫第一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力量。党员、干部职工纷纷响应、奋勇争先、随叫随到,积极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庄严承诺。

由于儿童的特殊性,儿童医院防控工作要求更为细致,还承担多项特殊职责,包括更精细的检查、治疗和护理工作,24小时轮班当好患儿的临时爸妈,为患儿做好心理疏导等。这是一个更加需要爱心、细心和耐心的地方。北院执行院长彭丽秀反复叮嘱, “这场疫情防控战中,我们的使命是筑牢儿童健康防线,不抱一丝侥幸,对每一个生命、每一个儿童负责。”

医务科、护理部、感控科组成疫情工作督导小组每天在院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留观室、门诊等重点科室进行检查,严格把控各项防控工作质量,严抓严管,细化工作流程,把牢每个环节,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疫情面前,人人有责。全院一盘棋,筑牢全防线。全院全员投入战斗,无论是奋战在一线的医生和护士,还是以会诊形式参与其中的专家组,还是在后方坚守岗位的检验检测、药剂、放射、超声、行政后勤人员,都迅速到位,战力十足,形成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白衣铁军,筑起了保障儿童健康安全的坚固长城。


一堵“墙”:筑牢儿童发热最前沿阵地

郴州出现确诊病例后,北院发热门诊进入“战时”状态,作为疫情防控最基本最重要的防线,发热病人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红黄码首诊负责制,做好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史。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蒋友信主任深感责任如山,须臾不敢懈怠,每天老黄牛一般奔波在诊治患儿,协调各个相关科室与发热门诊工作,参加会诊,参加检查等等。持续10多天,蒋友信主任基本上是呆在科室,每天大清早就起来查看全院各个入口,晚上再仔细查看值守人员工作情况,时刻在想着有无工作漏洞,如何能将防控工作做得更好。

在所有收治高度疑似的发热患儿中,患儿乐乐的家庭情况最为特殊。该患儿父母在广州深圳上班。来诊时发热3天,抽搐1次,患儿夜间高热不退,高热时抽搐1次,表现为双眼上翻,口唇发绀,肢体强直抖动,神志不清,持续约5分钟左右缓解,是外公立即将乐乐送来儿童医院抢救,并电话通知其父母,考虑老人家年事已高,病情重,父母非常着急,连夜开车赶回郴州。儿童医院发热门诊接诊了乐乐,值班医生匡诗琪仔细询问病史,并做了详细体格检查,予以上氧、心电监护,并完善相关检查,检查结果回报提示乙型流感,初步诊断“乙型流感”,“抽搐查因:颅内感染?发热性惊厥?癫痫?”,建议住院治疗。乐乐再次出现抽搐,情况非常危急,乐乐外公手足无措,失声痛哭,外公情绪失控,跪倒在地,恳求医生救救她的外孙,匡医生立即下医嘱予以“安定”止痉,吸痰清理呼吸道,1分钟后乐乐抽搐停止,匡医生一边安抚家嘱,一边联系科主任蒋友信,蒋友信接到求助电话,5分钟内赶到医院,查看病人,当即联系感染科病房,考虑乐乐新冠核酸结果尚未回报,予以收治到感染科隔离病房抢救,并安抚乐乐外公,并电话告之乐乐的父母,医院一定会尽力抢救。凌晨4:00焦急回到郴州的乐乐父母在医院大门口扫健康码是黄码,被隔离至发热门诊特诊区,家属非常着急,了解情况后,蒋友信再次电话联系家属,耐心解释病情及相关政策。医护人员没有退缩,精心治疗、护理,及时组织专家会诊,同时对明显恐慌的家长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患儿病情逐渐稳定下来,家长表达了万分感谢之情。

在抗击疫情期间,感染科医护人员在“一线”实地奋战,涌现出很多感动画面。党员李小梅、李莉冲锋在前,面对脱掉防护服头发水珠在流、内隔离衣汗水从裤脚滴答、脸上明显的压痕;从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不管是高年资老同志,还是80、90后都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冲锋陷阵,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是我们的责任,这是我们无悔的选择”。


三道防线:医院、科室、个人防控全场景

三道防线,从医院,科室,到个人,全场景防控,确保无遗漏。

郴州市儿童医院门诊主任陈正坤表示:疫情来袭,医院党委高度重视,把疫情防控“战时”状态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守护在门诊防控一线的导诊人勇敢阻击疫情,严防院内感染。

儿童感染科护士长凡晓平负责发热门诊的防疫工作和感染科的病房工作的“两线作战”,是“多面手”。在做好门诊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高质量完成了科室病房日常工作。疫情叠加流感的高发季节,儿童感染科室病床使用率一直处于超额状态,人手严重不足,凡晓平坚持做到哪里不足补哪里。疫情发生至今,始终坚持“思想不松,任务不变,力度不减”,从未休息一天,带头坚守工作岗位,严格履职尽责,坚持每晚上9、10点到各个岗位巡查一遍。

在她的带动下,全科护士紧紧跟上,无一人退缩。护士郑建玲、肖琳患有严重的椎间盘突出,同事们怕她们吃不消,劝她们歇一歇。她俩说:“不能因为我影响工作质量,我能坚持。”她们一直坚守工作岗位,没有请过1天假。护士李莉、陈建芳怀孕7个多月了,她们一直坚守岗位,只要科室需要,她们随时加班加点。护士钟正洪、周慧娟孩子放假在家无人照顾,却从来没有请过1天假。

&emsp全员测温,包括医院职工、患者、家属,工作量大时,一天需要面对近2000人。医院开展全员核酸时,全院职工,后勤工作人员,病陪人都要做核酸。儿童感染科李怀一天下午统计数据的时候说:“今天送了1900多份标本,标本太多了每次我都要核对好多遍了,不敢有任何纰漏”,帐篷里采样护士周慧娟说:“今天我采了几百多份核酸,我的腰都弯了两三百次,脸上是n95口罩压着深深的印子……”

北院急诊承担了北院晚夜间“愿检尽检”、急需办理住院的患儿家属的核酸标本采集送检工作,北院急诊科科主任、护士长李君军、肖艳辉立即行动,保证各项医疗工作顺利进行。

2月27日晚22时,患儿贝贝因颅内出血引起抽搐,带入急诊科抢救室进行急救,生命体征平稳后,急需转入中心医院神外三区,患儿家属精神处于崩溃状态,急诊科护士焦萍为了不影响患儿转运,利用手机集团公众号为患儿及家属完成了新冠核酸采集,不出抢救室快速方便的完成了核酸采集工作,加快了患儿办理入院速度,降低了感染风险。

在“2.15”新冠疫情取得胜利的背后,还有一群人熟知,却默默无闻的感控工作人员。北院感控工作人员陈虹亮、郭汝珠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上,连续14天的高强度工作,每天坚持亲自示范,亲自讲解,一对一、手把手地指导医护人员穿脱防护用品,对发热病人就诊流程多次演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完善制度、流程、职责等。2月15日凌晨2点多,陈虹亮博士就参与了“2.15”3名疑似新冠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并指导消杀专班对南院区域进行规范消杀,重点对核酸采样点、眼视光中心等场所及通道进行消杀。作为市卫健委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陈虹亮随后对全市20多家隔离宾馆的通道、布局进行了督导,并指导其按规范改造。

正是这些普通而又平凡的白衣使者,他们用坚守和付出诠释了对医务工作的无比热爱和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完美凸显了“白衣战士”的责任与担当,为全院、乃至全市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两不误:疫情防控叠加学科高质量发展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救死扶伤,生命至上。” 在抗疫的同时,儿童医院一系列高难度技术的攻关也没有暂停,从抢救危重患儿、骨折手术、干细胞移植、异物手术取出等等,书写了儿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picu处于抢救危重患儿持续高峰。战时状态下,picu科病人的占床率已经高达135%,且危重患儿多,3台血液净化连续转机导致护理人员异常紧张。科室先后共收治了61人,同比上升48.8%,crrt711小时,血浆置换10人/次,血液灌流6人/次,支气管镜:3人/次,脑功能监测:13人/次。

2月18日,小儿骨科成功完成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距骨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一名13岁女孩因高处坠落致右踝关节疼痛、肿胀、局部畸形、活动受限,由当地医院紧急送至小儿骨科缓冲病房。王全发主任团队讨论评估后为患儿选择了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距骨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时间约两个小时30分钟,术后影像学复查良好,家长感激不尽。

2月21日,儿童血液科按计划为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婷婷开始造血干细胞移植。

婷婷父母是从福建省慕名而来儿童血液科给姐弟俩做移植的,婷婷的弟弟2022年春节在儿童血液科顺利完成重型地贫造血干细胞移植出院后回家状态安好。接着阳睿主任给婷婷完成移植前检查、各项准备、移植前讨论,紧锣密鼓地安排她进仓。早一天移植成功就能让孩子早一天摆脱疾病的痛苦,决不能让新冠疫情耽误孩子的救治。2月21日,婷婷成功输注从其姐姐外周血采集的造血干细胞。

2月22日深夜,1岁患儿钟某由家人急送至儿童医院就诊,接诊医生完善胸部三维ct高度怀疑左主支气管异物,考虑患儿情况危急,必须尽快行支气管镜手术治疗,否则可能危及生命。在患儿核酸结果未出的情况下,医务科许斌副科长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呼吸内镜mdt团队深夜为患儿进行急诊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在呼吸一区唐绘卓、陈淑华副主任医师,耳鼻喉科王明香主治医师及麻醉科的共同协作下,成功取出异物,呼吸道梗阻得以解除,挽救了患儿的生命。

……

在儿童医院,疫情防控能力与医院高质量发展共成长,彭丽秀博士表示,疫情考验医疗机构应对能力,平战结合不仅是一时之事,更是一种理念,融入在日常诊疗之中,相关医护力量同步配置,推动内科、外科、手术室、危重医学、门诊等学科同步发展。数据显示,疫情“战时”状态期间,北院发热门诊接诊发热病人995人次,接诊疫区相关等黄码23人,采集患儿及家属等新冠核酸标本8633份。完成门诊17730人次,手术158台次,抢救危重患儿1617人次。

一份爱:隔离不了的人文关怀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到现在,郴州市儿童医院作为抗击疫情的第一线,防疫工作依旧不容乐观。疫情严峻,医院号召医护人员支援发热门诊和核酸采集。

新生儿科主任医师费淑兰一直以来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病患亲切热心,是儿医人的学习楷模。在这次战时状态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费淑兰统筹兼顾科室繁重的救治工作与发热门诊的专家值班,戴好帽子、口罩,穿好防护服,作为新冠诊断组专家成员,有时一天接打100多通电话,费淑兰从未道一声苦。

儿童肾脏风湿免疫科科主任谢兴元作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儿科医生,积极参与发热门诊专家值班,科室门诊连轴转,一袭白衣着身,救治病患无怨无悔。

2月17日,儿童血液科负责移植工作护理组长陈郴从接到上级通知参加核酸采样,每天风雨无阻、不惧艰苦在前线采集密接者、次密接者核酸标本。儿童心血管中心谢满英在核酸采集期间,带病坚持完成任务,并坚持至3月1日最后一批采集完成。2月22日,四清湖天气异常寒冷,路面结冰,车辆在结冰路段不能通行,picu护士长皮英和采样队员相互搀扶冒着滑倒的风险,艰难地步行按时到达采样点,圆满的完成了核酸采集任务。

……

据统计,为应对突发的疫情,北院医务科在各科室医生人员不足的情况下,紧急调配2名医生专门负责发热门诊的白班接诊工作,夜间安排高年资医生坐诊,确保发热门诊24小时有医生在岗;组织成立了儿科专家库,15名副高、正高专家全天待命。从2月17日至2月27日,北院护理部派出10余名护士参加医院核酸采样队,外出对密接和次密接人员进行核酸采样,其中皮英、邓丽华、刘莲娜等护士长担任了采样分队的队长。

在抗疫工作中,不少医护人员承载了令人心酸的苦和累,却从未抱怨。家中小孩发烧没人照顾;年迈病重的父母亲缺少陪伴。他们把时间和精力,把爱留给了患儿。

儿童患者相比成人具有自身特殊性。若儿童出现不稳定情绪,还需要做好心理干预,要求医护人员更多的人文关怀。

2月17日,儿童感染科收治一个叫灵灵的特殊患儿。灵灵家妈妈有残疾,爸爸有智力障碍,都无劳动能力。目前只有60多岁的爷爷在医院照顾她。

知道灵灵家里情况后,大家心里都是一阵酸楚,特别心疼灵灵。科主任蒋友信立即为灵灵制定了特别的爱心治疗方案,以保证小灵开心尽快恢复健康。灵灵的爷爷不会泡牛奶,不会换尿片。护士长凡晓平一起和责任护士手把手教爷爷泡奶及换尿片。中午,凡晓平帮爷爷到食堂买了中餐,护士李雪娟第2天早晨帮爷爷买来了炒粉、稀饭。大家一有时间就去床边照看灵灵,帮小灵换尿片,泡牛奶,并一起安排好了爷爷的吃住问题。

2月20日,儿童心血管中心护士长刘莲娜在给隔离的两个小朋友采样时,小朋友极度不配合,单采口咽拭子历时将近20分钟。2月21日,刘莲娜带了拼装机器猫送给他们,孩子们收到玩具很开心,采样时虽然依然害怕,但都很配合。

picu护士长皮英在核酸采集期间,一名4岁儿童一直哭闹不肯配合核酸采集。皮英特意到玩具店买了玩具送给这名儿童,在她的鼓励和安抚下,孩子开心的配合了核酸采集。

……

建功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我们有许多优秀的医护人员,他们无论在疫情的前沿,还是病房的医疗救护中,都是中坚力量。”北院执行院长彭丽秀这样说,“儿童医院全体员工将在党委的领导下,坚决贯彻党中央指示精神,一如既往承担医护人员的社会责任,时刻警惕,保持防控工作不松懈、常态化。同时,儿童医院将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更精湛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为郴州及周边儿童健康保驾护航。”(胡国华 黄湘雯)